中平二年七月。
朔方郡被杨帆称之为希望之地的临戎以西一带。
这日,杨帆带着戏忠、郭嘉等人行走在一望无际的田海边,一眼望去,只见全是耀眼的金黄色的粟穗,一阵微风袭来,淡淡的粟香随即钻入鼻腔之中,令人心旷神怡。
杨帆邀众人一道坐在田边,看着田中正在忙碌的百姓,随手摘断一株粟穗放在鼻尖,闻着粟香,朝左右笑道:“诸位,今年我朔方将不会有饿死之人。”
戏忠闻言笑道:“是呀!”
这时,有一群百姓正向杨帆走来,却被侍卫拦住。
杨帆见状后疑惑的问道:“不知诸位寻我何事?”
只见为首一老者朝前一步向杨帆拜道:“我等本为并州难民,承蒙将军不弃,收留我等,还分与田地,今日得见将军真容,特来拜谢!”
老者说完后率先朝杨帆跪拜下去,其身后百姓皆跟随跪拜,一时间,百姓们的感谢之语不绝于耳。
见老人向自己跪拜,杨帆哪能接受,只见他朝前数步,扶起老人后笑道:“老人家,只要你们能幸福的生活下去,就是对我杨帆最大的感谢!”
老人感动莫名,这样的官老爷他别说见,就是听都没听过,随即把身后一名青年拉到杨帆跟前祈求道:“将军,小老儿我不是不知恩图报之人,我家孙儿今年刚满十七,小老儿知道秋收后将军就要发兵攻打鲜卑人,此正值用人之际,就让我这孙儿替将军征战沙场吧。”
那青年连忙朝杨帆跪拜道:“望将军收留!”
其余百姓见状后纷纷要求参军。
这时代的百姓,若不是活不下去,谁会来当兵送死?今年一看就知道是丰收之年,可看着眼前这群可爱的人,杨帆却不知该是可叹还是可敬。
只见他扶起这青年后朝百姓们感激的说道:“诸位的心情,我懂,我军如今已满员,若需扩军时,我定会发布公文。”
“将军真乃仁义之人!”
“将军是好人啊!”
百姓们均受感动,纷纷拜谢杨帆。
这种场面,说实话杨帆还真有点不适应,当下与百姓们寒暄了几句后就转身离开了,只留下一群不断作揖致谢的百姓。
回到县衙中,杨帆召集了麾下谋臣议事。
待众人到达后,杨帆率先问道:“再过半月,一些早熟的粟米就可以收割了,朔方、呼道两县可有动静?”
经过数月的探查,杨家军摸清了朔方、呼道两县的虚实,此时见杨帆问道,戏忠随即回道:“朔方、呼道两县乃是由西部鲜卑乞付部所占据,据我们得到的消息,乞付部是西部鲜卑中最为强大的一支部落,其在五原郡也有两县的地盘,人数大致在二十余万人左右,因为鲜卑人人可为战士,故而我们猜测其控弦之士大概有十五万人,如今占据朔方、呼道两县的是乞付部头人的大儿子,乞付元康,总共有六万人左右。这数月来一直没有动静。”
因为朔方势力浑浊,故而乞付元康麾下的六万人皆是战兵,这才是令杨帆最为头痛的事情,朔方郡紧挨五原郡,其援军一日便可赶至,若不能速战速决,杨家军将陷入泥潭之中。
想到此处,杨帆随即问道:“不知诸位可有解决之策?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